看趣铺娱乐网

多位院士同日逝世 具体情况是什么?

网络整理

顾真安同志是中国石英玻璃及特种光导纤维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稀土元素在石英玻璃和光导纤维中的光谱和非线性光学特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首创了稀土掺杂石英玻璃理论体系,攻克了化学气相沉积、稀土掺杂和氢氧焰熔制-电熔成型两步法工艺技术,解决了高性能石英玻璃制备技术的多个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耐辐照石英玻璃、低膨胀石英玻璃和稀土石英光纤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发出滤紫外耐辐照石英玻璃,成功应用到神舟、北斗等国家重大工程;成功研制出低膨胀石英玻璃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我国激光器测量学发展;成功攻克二步法拉管工艺,发明了掺铈石英玻璃,解决了我国激光测距仪关键材料自主可控;成功攻克高温快速沉积工艺,拉制了我国第一根十公里非通讯光纤;被国内外石英玻璃同仁誉为“石英玻璃系统性掺杂技术第一人”,为中国乃至世界石英玻璃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顾真安同志把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石英玻璃材料发展事业,践行了“人生奋进无终点,源水长流润无声”的人生格言,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以及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和荣誉称号。他的不幸逝世,是中国材料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顾真安同志!

据光明日报消息,消息土木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龙驭球,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2日在北京逝世。

龙驭球,1926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助教、讲师、教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龙驭球长期从事结构力学、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壳体结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在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科研成果被编入建设部“薄壳设计规程”,对全国壳体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起指导作用;创立薄壳大孔口分析方法,提高了设计水平。著有《Advanc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变分原理·有限元·壳体分析》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等多版本教材。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第三届中国工程科技奖(2000)、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等国家级科技奖项。发表论文260多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1卷。

“薪传火种、执着攀登”,是龙驭球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70周年系庆时候写下的一段话,也是他几十年科研教学的的生动写照。

据光明日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卢强,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卢强,1936年5月19日生于安徽无为。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1月起任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首席科学家。

卢强是我国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和非线性最优控制学科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稳定控制"和"电力系统智能控制",国家发改委高技术示范工程"输配电系统混成控制系统",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三峡发电机组非线性励磁"和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非线性最优调速控制装置"等十余项重大科研项目。近年来,创建了电力系统混成控制理论,并用于东北互联系统、上海电力系统和深圳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此外,提出并组织了世界上第一座无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的研发。

卢强一生专注科研,却从不回头谈成绩,他经常告诫学生:“要让科学研究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就要让自己不断地站在新的起点,用需求和求知欲来引导科学研究。”

据光明日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张友尚,1925年11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

标签: 多位院士同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