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的父母在崇明岛上,到市区医院来去不便,哥哥平时也要工作挣钱。郑华住院期间,李平每天倒几趟公交车再换乘地铁,专程来医院给他送饭。郑华很感动,心里暗想,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他”。
后来,李平又邀请郑华去自己家小住几天。
在李平家里,老人从来不会要求郑华什么,只有看到他空闲下来,才和他闲聊,邀请他一起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节目。李平爱看解放战争时期的电视连续剧,每晚看到10点30分,准时睡觉。他不喜欢自己烧菜,总是下馆子,社区门口的几个馆子每天都换着光顾,偶尔去全家超市买鸡腿饭回家,微波炉热完后吃。
李平也没什么离得近的好友,平时只用固定电话联络朋友。郑华帮他注册了微信,教他使用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李平开始和老同学、老朋友视频聊天,“开心多了”。
渐渐地,“小住几天”成了长住。
■李平生前的照片。
■李平生前的笔记本
李平曾说自己有个在税务局工作的侄子,一个月会来家里一两次,有个女儿在国外生活。可郑华住下后,一次也没有见过这个侄子,也没有过他女儿的音讯。就连过年时,也没有亲戚来拜访或者电话问候,只有从前单位的退管会和小区居委会来看望他。
因为养伤,郑华失业了,只能靠代驾赚一点生活费。李平知道他生活困难,赚钱不如自己的退休工资多,平日住在一起的吃用开销都由李平一力承担。
郑华伤好之后,去考了一个保险代理人上岗证,开始从事保险销售工作。一位客户在他这里投保了一份儿童教育基金,他一下拿到了一笔近2万元的佣金。他想买辆摩托车,这样除了上下班更方便外,还能带着李平去更远的地方逛逛。
很快,郑华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从此,李平出门就不再坐公交车了。在摩托车后座上,他像个孩子,总是转头看向路两边迅速退去的建筑,各式各样的住宅楼、地铁站、商务楼。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自由地四处走过了,平时最多去医院配药,或者去家附近的卫生中心、超市走走。高速发展的上海,对于他这样的老年人而言,显得有点陌生、新奇。
郑华的摩托车带着李平从附近的街道,一直去到更远的地方,比如李平母亲的墓地。
共同居住的日子一晃过去了三年,李平82岁了。这段时间,他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因为肺部疾病去世了。临终时有妻子、儿女在身边照顾。而自己孤身一人,毕竟人总要生病,也总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
标签: 男子因照顾独居老人获得上海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