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血泵原理不同,血泵又可分为搏动泵、轴流泵以及离心泵。
脉搏,一向被视为生命活动的象征。
有趣的是,安装了第三代离心泵人工心脏的患者将从此感受不到脉搏,却仍能像常人一样存活。
宋江伟解释说,正常的心脏是通过收缩来完成血液循环的,心脏挤压血液进入动脉时,动脉突然膨大,于是产生了脉搏。
而离心泵人工心脏就像一台抽水机,血流是平稳的,也就没有了脉搏。
根据部分或全部替代自然心脏的功能和作用,人工心脏又可分为全人工心脏和心室辅助装置,其中后者应用更为广泛,成为心衰救治的主角。
目前,人工心脏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主要有三方面的应用——
1.过渡到心脏移植,对病情危急的终末期心衰患者,一时没有合适供体,或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做心脏移植,先用人工心脏生存下来,待身体状况改善,有理想的供体时再把人工心脏拆除,进行心脏移植;
2.过渡到心脏功能恢复正常,部分急性心衰患者,通过植入人工心脏,几个月后心脏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再拆除人工心脏;
3.作为终点的治疗,长期用人工心脏辅助,目前在人工心脏辅助下存活最久的已达15年。
目前,无论是第几代人工心脏,都必须靠外源性的电源供给能量,由一根泵缆穿过体内“隧道”对其进行供电。
王十七安装的人工心脏,每块电池能供电8小时,每天需要更换3次电池,对此他不忘自嘲,“在我的认知中,需要充电才能够行动的,就只有奥特曼。”为了方便患者,国内外正在研发设计为人工心脏无线充电的方式。
据悉,第四代磁悬浮人工心脏,使用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专利。
在移植进王十七身体之前,研发人员曾当着王十七的面,将这颗心脏以各种方式摔到桌子上。
可无论怎么摔,这颗心脏一直能保持再一个角度去进行旋转。
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代替了王十七的心脏,为他带来了生命再次延续的机会。
现在,王十七每两天要骑行15公里左右的山地自行车,每天夜间有快走的习惯。
医生说,未来王十七有机会摘除人工心脏,和正常人一样工作与生活,而且现在已经有其它的患者达成了这一“成就”。
对于王十七来说,自己“重获新生”是十分幸运的事,未来生活也有新的盼头,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浙江首例病人恢复良好
不再气喘还能上下楼梯
在王十七乐观幽默的表达里,人工心脏手术就是个“小手术”,“就是把心脏拿出来,安一个磁悬浮的小泵,再把心脏放回去,缝上。”
但其实,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是目前难度最高的心脏手术之一,全国只有少数医院有能力开展。
2021年2月28日,浙大二院董爱强主任团队为一位50多岁的心衰患者成功植入人工心脏,这是浙江省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也是人工心脏上市后华东地区的首例。
老周是一位从业近二十年的果农,大约6年前开始感觉劳动后胸闷气急,后来症状逐渐加重,体力也逐渐下降。
3年前,他因急性肺炎第一次住进了当地医院,住院期间检查发现他的左心室显著扩大,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弥漫性减弱,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予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后来症状依然反复发作,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频频住院。
2021年春节期间,老周心衰再次发作,被紧急送到浙大二院抢救,他和家人第一次见到了大血管外科主任董爱强教授。
一开始家里人想选择做心脏移植,可是等待了好几天后,迟迟没有相匹配的心脏。
病情不等人,此时只剩下人工心脏植入这条唯一的路了,家人反复讨论后,最终接受了植入人工心脏的方案。
这是一台极其复杂的手术,医生需要完成开胸、分离人工心脏囊袋、建立体外循环、二尖瓣修复、三尖瓣修复、植入人工心脏等高难度手术步骤。
在心脏中心、麻醉手术部、重症医学、护理等多学科团队紧密配合下,董爱强团队顺利为他植入了一个左心辅助装置,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类人工心脏。
董爱强团队手术安装人工心脏
术后,老周像个新生儿般重新学习呼吸、饮食、大小便、床上坐卧、下床活动、病房步行等等,最重要的是,慢慢习惯“一颗人工心在自己体内运转”。
连接人工心脏的管道从他的腹腔穿出,约3米长,由稳定的防水材质制成,连接着控制器,洗澡时可以将控制器放到浴室外。
从此,老周到哪儿都背着一个书包,里面放的就是控制器。
前段时间,老周回到浙大二院复查,各项指标都很稳定。
现在他早已活动自如,可以轻松地上下楼梯,完全看不出之前孱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