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666尾“子2.5代”中华鲟放流长江 具体是怎么回事?去年在武汉出生的666尾中华鲟宝宝,将于今日在宜昌放流长江。24日,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汉阳试验基地内,研究人员将PIT(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植入这批珍稀鱼种的背部。这些PIT芯片,类似于每条中华鲟的“电子身份证”。
“长江鲟没有灭绝”
野外灭绝不等于野外没有
据极目新闻报道,9月6日下午约6时,湖北省团风县渔政执法大队接到市民王先生求助后,在团风县罗霍洲网红沙滩救助了一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久前被宣布为野外灭绝的长江鲟。
经过专家对视频和图片作辨认,在团风长江段发现的这尾大鱼是长江鲟。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测量,这尾长江鲟体长96厘米,重4公斤左右,背尾部有一个小红点,救助后活性较高。7日上午,有科研人员抵达现场,对这尾长江鲟进行采样,并于7日下午将它放归长江。
针对此事,红星新闻电话采访IUCN鲟鱼专家组中国唯一成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发起人危起伟。危起伟告诉红星新闻,近日发现的长江鲟是人工放流个体,这种情况较为常见,与此前公布的长江鲟野外灭绝没有关系。
“长江鲟没有灭绝,而是叫野外绝迹。就是说长江鲟在自然界没有自然繁殖了,并不是说野外没有长江鲟,这是个误解。现在每年都有增殖放流,所以野外还是有个体的。如果长江鲟能够自然繁殖,野外灭绝这个帽子就可以摘掉了。”
危起伟告诉红星新闻,从2007年人工放流开始,长江鲟遭到误捕的情况每年都有很多。原来长江一直没有休渔,上游下来的很多鱼类没有等它长大就被捕猎了。长江鲟鱼一直没有自然繁殖,科研人员希望通过人工放流,经过几年时间的野外生长,最终实现长江鲟的自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