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趣铺娱乐网

江苏:消失的老地名焕新归来 这件事情太让人吃惊了

网络整理

去年底,江苏省民政厅牵头省住建厅等六部门出台《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办法(试行)》。今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省、市、县三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截至9月,已评出首批县级地名文化遗产819个、市级地名文化遗产448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正在进行。

老地名提升城市辨识度

“老地名消失又重启,反映出城市发展观念的变迁。”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保护所所长张峰介绍。南京先后编制5版名城保护规划,从关注居民住房需求,扩展城市空间开始,到日益重视老城保护与更新,主张新城老城共同发展。

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我国城市建设已进入提升品质新阶段。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总设计师刘志超认为,这对城乡发展提出更多人文方面的“软更新”要求。与城市“硬更新”相比,城市“软更新”注重地方认同、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软性要素。

多部门出台的老地名保护政策,为城市“软更新”保驾护航。江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孙燕介绍,国务院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在此之前,江苏省人大2014年颁布《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全省13个设区市均出台地名管理办法或管理规定,相继从法律层面提出对历史地名的保护措施。

4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要求不随意更改老地名,要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城市更新行动。“政策日趋完善,让地名管理和历史地名保护有据可依,保护老地名变得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刘志超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老地名及其实体空间就是这个灵魂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保护老地名是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推动城市“软更新”的重要抓手。“地名记录着城市发展进程,与实体空间一起,构成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刘志超坦言,“当前有不少城市面临‘特色危机’,缺乏传统文化和集体记忆。好的地名,人们只要一说起,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之相对应的城市。”

作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老地名是彰显城市个性的丰厚宝藏,保护老地名是近年江苏多个城市的共同发力点。以苏州为例,因水系通达、交通便利,仅古城区内就有爱河桥路、枫桥路、悬桥巷等153条带“桥”字的街巷地名,又有阊门地区的盛泽码头、丹阳码头、南码头等以“码头”命名的地名。苏州是历史上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古城内的仓米巷、仓街、东美巷等,原为苏州府仓、县仓和主要米市所在地。这些地名活化了苏州江南水乡形象,形成苏州独有的城市个性。

老地名回归,助力唤醒城市活力。明代南京外郭城有“土城头”的俗称,如今新修建的土城头路穿越麒麟科创园。“赋予园区、湖泊老地名,只是我们保护历史文化的一个小切片。今年,园区还组织完成初宁陵石刻数字化修复。”韦斌告诉记者,“建园12年来,园区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也吸引更多人才扎根。”

城市开发建设一度偏爱使用“洋”地名,出现威尼斯水城、挪威森林、巴黎花园等建筑风格和名字均西化的小区。“乱用‘洋’地名阻断文化传承,破坏年轻一代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削弱对城市的认同。”陶卓民认为。

“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使用是最好的保护方式。”薛光认为,地名记录下一座城市成长的痕迹,深入挖掘一个地名,就像切开一个年代的断面,无数个断面组合在一起,鲜活地展示出城市发展的脉络。

让老地名和实体空间共同“活”起来

如今保护老地名已成相关部门的共识,但保护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保护,仍有探讨空间。

采访中,地名工作者、城市规划者、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均表示,保护老地名,最理想的状态是同时保留实体空间及其名字。“老地名承载的历史信息是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同步保护好老地名对应的老街区、老地段、老街巷、老建筑,老地名的保护才更具实质性意义。”刘志超说,“地名与实体空间相辅相成,二者一起‘活’起来可以让历史更加鲜活。”

幸运的是,伴随城市建筑主体得到保护,江苏各地老城区丰厚的地名文化也得以传承。张峰介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南京主城的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等主干道路,以及较窄的步行街巷均得以保留,为地名保护提供骨架支撑。南京已将重要的城市历史轴线、历史道路和历史街巷纳入保护名录,强调不得改变它们的走向和名字。2008年,南京在全国率先将老地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地名经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保护发展过程,保护范围不断扩大。”南京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谭晓林告诉记者。

标签: 江苏:消失的老地名焕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