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5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 具体情况是什么?10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预计15日至17日,我国又将受到冷空气影响。这是继8日至10日影响中东部地区较强冷空气之后的新一股冷空气。
近期,我国受多轮冷空气影响。什么是冷空气?它是如何产生的?其标准如何认定?
一问:冷空气是什么?
中国气象局表示,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位于低温区的空气被称为冷空气。
冷空气来袭,常伴随雨雪、降温和大风天气,季节交替期,它甚至还能推动季节转换。秋冬季节,许多天气现象都与冷空气密切相关,比如霜冻、寒露风等。
二问:冷空气从哪来?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在北半球,北冰洋和西伯利亚是冷空气的发源地。冷空气最初都来自北冰洋地区,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得到加强。
这些地区纬度高,秋冬季昼短夜长日照少、气温低,形成冷气团。冷空气范围通常会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三问:冷空气分几级?
根据2017年修订的《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冷空气可划分为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四个等级。
划分标准是依据某地因冷空气影响,在一定时间段内当地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日最低气温值两个指标。
四问:多冷才叫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根据《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某地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或48小时内下降≥10℃,或72小时内下降≥12℃,且日最低气温≤4℃时,48小时、72小时内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可认定为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标签: 15日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