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趣铺娱乐网

美宇宙飞船撞击小行星

网络整理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最大威胁之一,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惨剧,都与小行星撞击有关。太阳系的小行星有无数颗,仅对地球有重大威胁的近地小行星就有数万颗,这些小行星时不时与地球擦肩而过,一旦撞上地球,人类就吃不了兜着走。

1994年,一颗彗星撞上了木星,撞击能量达到相当于30亿颗原子弹的威力。如果撞上地球的话,即便人类不被灭绝,也可能要回到石器时代。因此应对和防范小行星撞击的威胁,是全人类的大事。其实,许多国家,都在制定防范小行星的计划和试验,这些防范措施主要是在监视预警的前提下,对可能威胁地球人类的小行星,通过核爆、撞击、烧蚀、动力拖曳、粒子束牵引、质量驱动等手段,破坏小行星结构,或者偏移小星系轨道,避免撞上地球。其中,采用重力撞击是一种较为简单却效果明显的方法,

另外,我国其实也在进行这样的规划,所以关于太空防护,我们祖国的科学家们,也在努力中!

本次撞击实验酝酿了8年。撞击器质量580千克,秒速5.87公里。相比中国的同类任务技术方案,中国方案是采用长征五号E型火箭的第二级与撞击飞行器一起撞,撞击器质量更大。

目标小行星“迪蒂莫斯”其实是一个双星系统,由一颗直径800米和一颗163米的两块太空巨石相互围绕着对方公转而成。

轨道计算表明,这颗小行星对地球没有任何潜在的危险。距目前的计算,它在2123年11月抵达近地点,距离地球590万公里。实际撞击的Dimorphos直径约为163米,是这颗小行星系统的卫星。

本次实验检验的是动能撞击方案。中国科学家正在论证的动能撞击方案更复杂,叫做“以石击石”方案,即改变一颗体积较小的小行星轨道去撞击对地球有威胁的体积较大的小行星。

除了动能撞击,科学家针对行星防御还论证了核爆、引力拖车、离子束偏移、激光烧蚀、质量驱动等技术。

核爆炸防御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核爆装置直接炸毁目标小行星;二是利用爆炸产生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力改变目标小行星轨道,避免其与地球相撞。

引力牵引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长期作用防御技术。原理是发射航天器到目标小行星附近,利用万有引力的互相作用,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离子束偏移技术是航天器在小行星附近向小行星发射高速离子,让小行星轨道发生偏移。

激光烧蚀技术更适合有冰构成的彗星核。采用一个功率足够大的激光投射系统照射小行星表面,利用表面烧蚀产生的等离子体喷射所带来的反作用力造成小行星的速度变化,进而改变小行星轨道。

质量驱动技术是在行星表面部署一个着陆器,并将小行星表面物质向外喷射产生反作用力,进而改变小行星轨道。

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小行星安装发动机,让其偏离轨道。(方脑壳邓铂鋆)

标签: 美宇宙飞船撞击小行星 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