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中国气象局消息,7月16日,初伏开始,又将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全国多地都将开启蒸烤模式。
加长版三伏有40天
中国气象局介绍,今年的初伏(也叫头伏)是从7月16日至7月25日,末伏(也叫三伏)是从8月15日至8月24日。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有20天。也就是说,今年三伏又是一个加长版。
据了解,我国古人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但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中伏天数则不固定。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
为何三伏天最难熬?
夏天,北半球倾向太阳,太阳光的方向与地面近乎垂直。夏至这一天,太阳在天上最高,理应是最热的一天。但在实际上,最热的天不是夏至,而是一个多月后的三伏天。
为何三伏天最难熬?中国气象局表示,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并不直接加热靠近地面的空气,而是先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把热带给空气。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约10吨的空气,可以储存大量的热。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这样,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只有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因此,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即积累的热量的净变化。
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最高了,但还是相当高;日照不是最长了,但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温度不断升高。只有当太阳足够低,每天接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后,温度才开始降低。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加上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也就更热。
古籍中是怎样记载三伏的?
对三伏的记载,可见于《史记·秦本纪》:秦德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蛊。对于初伏,南朝刘宋裴骃在《史记集解》中解释说: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今乃有之。唐朝文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解释得更为详尽、清楚: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也记载: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金畏火,故曰伏。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也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古人在农业书籍中也有记载。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说到小豆时就记载到: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初伏断手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中伏断手为下时,一亩用子一斗二升。中伏以后则晚矣。这里的断手是断止停止之意,指初伏终了前要完成小豆的播种。
在北方,民间还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芥菜的谚语,是说头伏开始种萝卜,二伏种白菜,秋末冬初可获丰收,过了季节可能就会白白浪费种子了。
三伏天不仅气候炎热,而且雨水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冰雹,有些地区还会连下几天暴雨,形成洪灾,古称伏汛。农谚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等都是在提醒人们在炎热的数伏天气里,既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又要重视防汛工作,防止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