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通信行程卡”的日均提供查询服务量已经达到1.6亿次。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行程卡的“星号”标注也存在被误读的风险。城市名称标有“星号”,实际上意味着用户在过去14天访问过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或高风险区域,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实际访问过这些中高风险区域。而在实际执行中,用户因为“行程卡带星”而遭遇出行不便的情况一直时有发生。
在6月28日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中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显然,行程卡“星号”的标记范围对此的参考性已经不大。
通信专家付亮表示,在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条件下,行程卡需要用户在一地停留4小时才显示到访的技术特性,也显示出了先天不足。
“如果行程卡的‘星号’能精确到中高风险地区本身,或者至少精确到县、区一级,才比较可行,但是技术上做不到。”付亮表示,在精准防控的大背景下,行程卡中“星号”动辄标记整个地级市乃至直辖市的“颗粒度”已经不够精细,未来,行程卡功能或许可以整合到健康码之中。
行程卡“摘星”利好人员物资流动,文旅餐饮等行业或最受益
“这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肯定是比较利好的一件事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建明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行程卡取消“星号”,将对人员流动、物资流动带来很大的好处,为接下来更加精准的疫情防控打好基础。
标签: 行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