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突然到了巴赫穆特,慰问了前线作战官兵。这基本证实了乌军近几天反攻取得了较大胜利的消息,传言中俄军“饺子”和打入市区的激烈巷战并不存在。辛辛苦苦三个月,一夜回到解放前。最近一周,乌军调集了优势兵力,进行了战场换防和增援,然后对俄军进行了反击,取得了较大成果。俄军辛辛苦苦打了三个月,刚刚摸到市区边缘,然后三天就被乌军撵走了,一夜回到解放前。目前巴赫穆特市区和周边已经处于乌军控制下。
以前看到网上好多消息说,俄军包围了巴赫穆特,包围了乌军的5个作战旅,有一万五千乌军被包了饺子。可是,从巴赫穆特交战的地图看,怎么也看不出包围的模样。俄军依然是正面的蛮力进攻,没有任何迂回和侧翼的攻势。是不是这些消息来源,对“包围”这个词有啥误解?例如这张态势图,是根据乌军报告的有七个俄军部队在巴赫穆特郊区不同地点进攻,就有了这个图,标明俄军的进攻地点。从图上怎么也看不出是包围的态势。相对于城郊的血腥战场,巴赫穆特的城区仿佛像“天堂”一样。还剩下一些尚未倒塌的房屋,当地的乌克兰居民多数已经疏散撤走了,但有一些居民不愿意离开,勉强在城里维持生活。号称顿巴斯“血肉磨坊”的巴赫穆特,已经深陷战火之中,俄乌双方杀红了眼,在这里留下了数千尸体。大规模的炮击已经持续数月,到处都是弹片和烟尘,整座城镇都没有安全之处,城内很难找到没有被炮火击中的建筑物。由于拉锯战主要在郊区,因此巴赫穆特的郊区更惨烈,整个森林都已经没有什么树叶,树木被炮击连根拔起,树干被炮火烧焦,黑土地上布满了弹坑,仿佛月球表明。在战争开始前,巴赫穆特大约有7万名居民,尽管大部分居民都已经撤离,但还是有上千居民难离乡土,不愿意走,坚持住在镇子里。这场战争太可怕了,且熬着吧......前顿涅茨克国防部长,“战神”斯特列科夫说:俄军放弃了迂回侧翼作战,继续以蛮力正面进攻,先是猛烈的炮击摧毁目标,然后炮击的火墙向纵深延伸,地面部队跟随炮击火墙前进,要么占领阵地,要么失败撤出。瓦格纳雇佣兵的囚犯们继续用自己的天灵盖敲碎巴赫穆特的乌军工事,俄军取得了一些战术成功,但几乎没有进一步突破乌军防线的机会,双方都损失惨重。有人说巴赫穆特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俄军必须打下来。不过,我觉着这种说辞比较扯淡和牵强。即使占领了巴赫穆特,与耗费的军事资源和伤亡相比,也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俄军占领巴赫穆特的战略意义并不大,这里不是中心城市,只是乌军在顿巴斯防御体系的一个战术据点,就算俄军拿下了巴赫穆特,前面还有三道更为坚固的防线,再前面才是斯拉维扬斯克这个战斗堡垒地带。以俄军在巴赫穆特的作战表现,未来想要突破三道防线拿下斯拉维扬斯克,可能需三五年的时间,但显然俄罗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巴赫穆特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也不是任何突出部,巴赫穆特的整个西部都是乌军大后方,有多条路况极好的公路连接。乌军在顿涅茨克西部地区经营了8年,永备阵地工事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密度极高的堡垒群。
俄军在巴赫穆特一带的战斗,就跟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堑壕战阶段一样,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厮杀,浪费了大量的军事资源。俄军看上去攻势很猛,但寸步难行,持续发动猛烈进攻死了上万人,却只占领了巴赫穆特东边和南面几个小村子,并没有实际突破乌军西边的任何后方阵地。
而且,乌军在巴赫穆特的背后还有数道绵延密实的防线,即使乌军从巴赫穆特撤退,也没有什么战略上的被动。俄军在这里耗费了太多的蛮力,即使占领了巴赫穆特,还是需要一点一点的往前啃。就像斯特列科夫说的,目前乌军越来越自信,而俄军却不知为何而战。持久战和堑壕战毫无意义,等于自杀,从前线态势上看,俄军已经失败了。如果不进行全国总动员,俄罗斯将输掉这场战争。要想征服乌克兰,俄军需要再投入100万部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