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趣铺娱乐网

北京迎战第一波感染冲击的两周 具体是怎么回事?

网络整理

12月19日,北京市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北京医疗资源正处在“紧平衡”中。经过一段时间来的紧张调度、艰苦工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保障虽整体吃紧,但已出现趋稳向好明显态势。

按照国际经验,超大城市从正面受袭到度过感染高峰,往往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

此次北京的半月过峰是无经验可参的全新情形。

未来会否有新一轮感染高峰?“紧平衡”的弦会绷多久?一切仍有待观察和应对。

而作为全国第一个迎接疫情冲击的超大城市,北京此番能否顺利“过峰”,将为未来陆续卷入疫情高峰的众多城市和广大民众所关注。

在12月19日的北京市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强调,救死扶伤是医疗机构的天职,任何情况下对待患者都不得拒运、不得拒诊、不得拒救。

伴随着海啸般的感染狂潮,在12月的北京,这个要求虽天经地义,但也无比严格和困难。

12月9日,北京市120急救电话达到历史最高呼入量的3.1万次之后,到12月16日,每日接听量虽有所下降,但仍有2.3万次。

北京急救中心数据信息科主任张进军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急救人员也受疫情影响,急救车出车能力不比以往。

“只能鞠躬尽瘁,只能咬牙坚持。”困境之下,一位北京急救系统的工作人员向八点健闻欲言又止。

急救运力的紧张,也直接传导到了市民那里。

这周,北京市民张斌(化名)就经历了一次急救车“苦等不来”。

12月19日凌晨1点左右,张斌感染阳性后高烧不退,感觉肺部喘不过气来。拨打了120急救后,告知需要排队等待,结果等待近10个小时,120回电说,“由于运力不足,无法派遣救护车。”

在等待急救车的10个小时里,张斌和妻子没敢一直在家里坐等救援,而是自行前往了一家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如此折腾了12个小时,在第二天下午,张斌终于在人头攒动的发热门诊里确诊了肺炎,需要吸氧、打点滴。

标签: 北京迎战第一波感染冲击的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