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广州全市多区公布24小时医疗咨询热线和互联网医院名单,并提醒市民科学看待、不必恐慌。如出现发热症状,分三步走:一,不必焦虑,宜居家,多休息,多喝水,尽量避免外出就医奔波,减少感染风险;二、家里可储备解热、镇痛等缓解普通感冒症状的药物以及中成药(银翘散、藿香正气水等);三,居家期间,可联系辖区家庭医生24小时咨询热线,也可登录辖区内医院开办的互联网医院,线上咨询、对症诊疗和快递送药到家。
武汉:专家呼吁城市加大药物储备
在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余昌平近几日多次接到朋友问询,医院内是否能买到退烧止咳药物。据他了解,街面上的药店供货不足,而他所在的医院也出现了药物紧缺,连部分职工也难买到。
余昌平分析,目前因政策变动,市场供应能力还需要调整期。记者注意到,在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需要实名登记,在疫情严重时部分城市甚至明令暂停药店销售“四类药品”。
以北京市为例,2022年12月3日才刚调整“四类药品”购买政策,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时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因政策限制,过去很多药店储备的‘四类药品’较少,未来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缺药期。”余昌平认为,尽管最近多家药厂表示具备相关生产能力,但面对快速上升的用药需求,不见得能够很快满足。
此外,近年来受制于“一品两规”政策,医院内储备的抗病毒感冒药物、退烧药、止咳药的种类也明显减少,部分药物供应商越来越少。
面对全国范围内新一波疫情,余昌平呼吁,相关政策应鼓励加大四类药物的供应能力。
同时,余昌平建议公众,身体较好的人体温39度以下时可不服用退烧药,发烧是免疫系统在与病毒做“斗争”,是身体的一种预警性保护,过度服用退烧药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身体脱水等。
标签: 北京等地感冒退烧药市面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