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趣铺娱乐网

连续7天破2万 精准防控难在哪 具体情况是什么?

网络整理

另一方面,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在17日发布会上指出,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时,只需要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根据21日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具体而言,这类“应检尽检”人群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高风险人群,如医护人员、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海关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等,要求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另一类是流动性强的重点人群,如快递、外卖、酒店工作人员、装修装卸工等,要求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

此外,对学校、养老院、工厂、医院等重点场所,也要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即“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卫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在核酸点的设置上,表面看是一个资源优化问题,更本质的是如何开展常态化核酸,其目标是在尽可能缩小核酸检测范围、降低频次的基础上又保证对疫情的有效、精准监测。比如在非疫地区,如果未来核酸采样只面向高风险人群、重点人群,是否还有必要在每个小区内都设置采样点,如果减少,又应该以怎样的密度布局。

前述地方疾控人士认为,现在各地在应设多少核酸点、如何调整布点等问题上,只能先做“有限调整”,此后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根据需求来评估保留多少核酸点更合适。而且这会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可能会收一收、放一放,如果不够用再加几个”。

如何精准组织核酸检测?

“二十条”发布之初,多位专家认为,给基层防疫最“减负”的一条,就是首次明确表明,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标签: 连续7天破2万 精准防控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