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代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 这件事情太让人吃惊了。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
而在出水的文物中,一个木桶的残件,上书“时泰”二字,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当时一个“商号”的名称,就像现在的贸易公司一样,也生动再现晚清时期的贸易图景。
这件高足杯,出自元代的龙泉窑,那么为什么清代的沉船遗址中,会出现元代的“古董”呢?专家推测也许是作为船上的古董,被船员有意带入的,也许是出自其他沉船遗址,那么在长江口二号的周围,会不会埋藏着更多的“时间胶囊”?一切都等到长江口二号出水后揭晓答案。清代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
标签: 清代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