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官方对此类事故调查结果,多归因为车主“踩错刹车”所致。
近年来,新能源车驾驶“失控”事件频频发声。
当事故发生后,车企与当事车主往往各执一词。
而随着事故的不断增加,车主及公众对于新能源车驾驶安全性的疑虑也难以消除,亟待更加全面、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调查机制,对此类事故进行彻查。
近年来,我国对于新能源车事故的责任管理体系建设正在提速。
早在2019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发布,通知要求,生产者获知其生产、销售或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因车辆失控或意外加速等导致交通事故的,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如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应在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报告事故基本信息。
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明确,已建立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组建事故调查协作网。
这意味着,按照已有的新能源车事故报告制度,特斯拉此次发生车辆事故,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理应在6小时规定时限内,上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事故原因,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以及控制情况等,这将有利于市场监管部门对于事故信息的掌握。
市场监管部门还可会同交管等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对事故所涉及的质量、交通安全等各项责任进行调查。
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的推进,能让各部门形成管理合力,从而调动更多专业资源,尽快查清事故原因,划分事故各方的权责边界,不仅能有效维护当事车主的合法权益,也能避免车企乃至新能源车行业的信誉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