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趣铺娱乐网

华谊兄弟裁员 具体情况是什么?

网络整理

据高军回忆,王忠军、王忠磊彼时向在紫禁城影业工作的冯小刚抛出橄榄枝,薪酬的诱惑、民企的灵活度让冯小刚决定从国企跳出来。

对华谊兄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转折点。绑定了冯小刚,让华谊兄弟如虎添翼。1998年底,华谊兄弟通过《不见不散》试水,参与投资了10%的份额,大获成功;紧接着,由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上映,不仅成为当年票房冠军,也更巩固了贺岁档的概念。

在走向21世纪前,中国电影百废待兴,充满活力,观众对新价值、新表达形式充满期待。从《没完没了》开始,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先后合作了《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私人订制》等多部影片,在诙谐幽默的碰撞中探索出了商业片的新玩法。

《私人订制》剧照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在一部部大卖影片的助推下,华谊兄弟从民营影视公司中脱颖而出,并在2009年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

也曾参与策划、制作《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多部影片的高军,见证过电影行业几十年的起落,像已淡出市场舞台的大洋影业、小马奔腾等。可提到华谊兄弟,他肯定地表示:“华谊兄弟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第一家规模化生产运作的中国民营电影公司,上面的大洋影业,在最辉煌的时候也没有华谊兄弟那般的规模。”

高军坦言,那时,很多民营影视公司拿华谊兄弟作为标杆和榜样。提到华谊兄弟,大家认为那就是中国娱乐电影公司的带头人。“华谊兄弟是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的一面旗帜,它比较有力地改变了中国电影制作产业的结构,还推出了一批大家耳熟能详、至今还可以看到的市场化的电影。”

“去电影化”被视为走下坡路的分水岭

但归队没有想象中容易

“如果你说华谊兄弟什么都没做,死就死了,活就活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正是因为它对市场有贡献,而且是很大的贡献,我们才觉得惋惜,觉得悲凉。”高军叹惋道。

在华谊兄弟成长之前,中国真正拍电影的是北影、长影、上影、珠影等16家国有电影制片厂,华谊兄弟出品一部部高票房影片后,许多民营影视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以不同的姿态和生命力为市场添注了新活力。

行业内曾流传一句话:华谊出品,必属精品。在鸿运当头时,华谊兄弟迎风而起,还吸纳了当时的京圈第一经纪人王京花,后者带着李冰冰、任泉等当红明星来到华谊。如今仍活跃在影视行业一线的黄晓明、陈坤、周迅等影星都曾在华谊公司的运作下,成为影视圈的中流砥柱。

2015年,在华谊兄弟的鼎盛时期,其市值曾逼近900亿元。此外,华谊兄弟还引入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成为股东,还建造自己的影视小镇,规划打造中国版迪士尼。

“(以前)行业人提到华谊,那真是满眼都是羡艳之情,它真的是一块金字招牌。”高军表示。

高光回忆散去,浮现在高军脑海中的,却是华谊兄弟近些年的跌落。2014年,在华谊兄弟成立20周年的庆典上,王忠军正式提出“去电影化”的口号。为此,华谊兄弟重组内部组织架构,建立了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大事业群。

华谊兄弟影视小镇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图

也正是“去电影化”的战略,被高军视为是华谊兄弟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分水岭。“丢了主业,华谊帝国大厦的基础开始动摇。就像没有根据地了,像浮萍一般在行业中飘来飘去。后来他们意识到‘去电影化’是一个失误决策,但归队没有想象中容易。”

更难的是,影视行业走到了下行之时,华谊兄弟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华谊兄弟营收逐年下滑,已连续四年半亏损。2018年至2021年,华谊兄弟总营收分别为38.14亿元、22.44亿元、15亿元、13.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85亿元、-40.4亿元、-10.75亿元、-2.26亿元。4年间,华谊兄弟累计亏损超过63亿元。

“影视公司都会掉入这么一个叫‘周期律’的规律。一般民营影视公司都靠一个作品或者一个机会起来,基础不是特别好,生产管理也不规范;其次家族企业有其局限性,比如小马奔腾的大狗(原董事长李明)去世后,一开始各方面业务还不错,最后亲属打得鸡犬不宁,直到垮掉了;最后就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特殊性,制片、发行、放映都有非市场因素在起作用,这造成了一些民营企业有不适应的感觉。”高军分析道。

在这样的困境下,华谊兄弟不得不收缩业务,甚至精简员工。“最难的时候挺过去就是最好的时候,感谢你们来到华谊兄弟,感谢大家曾彼此并肩,感谢在艰难时刻负起责任给予公司理解的每一位伙伴…也真诚地感谢每一位伙伴曾经的付出…”华谊兄弟在《通知》用了诸多感谢。裁员颇为无奈,但华谊兄弟也在努力冲破逆境。今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王忠磊强调:“我们不会躺平,中国电影人不会躺平!”

标签: 华谊兄弟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