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肥胖
最近几年,医学界变得忧心忡忡。
公立医院里的减重门诊(中心)开始涌现,不光是与糖尿病相关的肥胖,只要是影响到了个体健康的单纯性肥胖,都可以前往这种特殊门诊。
正是医生们对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了减重医学的序章。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减重医学已经超脱了单纯的糖尿病研究范畴,逐渐扩展到合并各种疾病的肥胖上。不管是手术人群的扩大,还是新一代降糖类药物成为减重“网红”,都使得肥胖变成一项被重视的疾病,也催生了减重的新生意。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张能维第一次听说减重手术,是在2003年。
当时,上海长海医院的微创外科领域专家郑成竹教授完成了内地第一例胃束带手术。听到这个消息后,张能维的第一反应是,“做手术减肥,没活干了吗?”
但张能维也见证了减重相关科室如何一步步变成医院里的“香饽饽”:尤其在2020年杨天真宣布切胃后,公众的讨论多了,媒体的报道多了,来询问的患者也多了,这些做减重手术的医生,都在抖音上变成了“网红”。
2005年,张能维开始在世纪坛医院开展减重手术,但第一年只做了10例。此后三四年,每年都只有寥寥几例。为了“拉”患者,医院还通过交通台不定期进行科普推广,每天给一定数量的出租车司机免费做体检,因为他们久坐容易肥胖。
毕竟,为了减肥切掉一部分器官,尝试者总归是少的。
真正来到减重门诊的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肥胖威胁到了生命健康。多个减重门诊(中心)医生告诉八点健闻,就诊者中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20-40岁的青壮年占比最高,是就诊的主力人群。
一位减重中心营养师发现,近年来减重代谢手术量逐年增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部分患者对于减重手术还是存在顾虑的,很多也都是尝试了饮食指导,药物干预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才考虑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从源头上解决肥胖带来的疾病和健康隐患,从而重获健康。
标签: 站在肥胖十字路口上的中国人